服饰跨界集合店不局限于服饰这一单一品类,而是拓宽品类界限,集合多元业态,有机串联各种消费场景,提供了除服饰售卖以外休闲、娱乐、社交化的购物环境。事实证明,这类店铺发挥了极大的吸客能力。 经典的品牌案例莫过于MUJI无印良品。这家日本 大的Life Style Store来到国内以后,凭借其提倡的简约、自然的生活态度迅速俘获大批消费者芳心。无印良品将简单的设计应用于各式材料,来创作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各种商品,吃、穿、用、行等无所不包,服饰、食品、家居/厨卫/洗涤用品、化妆品等应有尽有。

据统计,2014-2015年中国有将近10000家鞋服品牌门店关闭,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品牌,如波司登、利郎、百丽、达芙妮、安踏、九牧王、七匹狼等,在海外市场鞋服单品牌商也存在同样的局面。 另一方面,国际和国内渠道品牌集合店在这段时间加速扩张或集合店模式转型,并取得了持续的逆势销售增长。如ZARA在2015年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15.4%,利润增长15%。

集合店在欧美是零售市场一种普遍的渠道模式,很多品牌的货品都流向买手制集合店、精品百货式集合店、世界四大时装周的看秀嘉宾阵营中大部分是世界 集合店买手。目前大部分蜚声全球的集合店都集中在欧洲,以伦敦、米兰、巴黎居多,亚洲地区虽然出现不少集合店,但都处于萌芽状态,要取得商业和审美上的双重丰收,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。

设计师川久保玲的生活方式类集合店,2004年在伦敦开设 家店投资100万英镑,目前年销售超过500万英镑,2006年在东京开设第二家店,2010年通过和I.T Beijing Market的合作,进入北京市场,目前正在筹谋纽约新店。

新一代消费者有很强的品牌意识,偏好尝试新奇潮流产品和服务,却没有太多逛街时间。这是对国内新兴中产阶级追求时尚的 描述。而“品牌集合店”能帮助这部分人群解决在 短时间找到 多值得购买商品的难题。



